权倾华夏(为什么说明朝的万贞儿的情况比较离奇呢)

1. 权倾华夏,为什么说明朝的万贞儿的情况比较离奇呢?

自古君王宠爱妃子,多是因为妃子的美貌,或是才情。但明宪宗朱见深宠爱贵妃万贞儿,却是君王中的一个例外或是奇葩。

万贞儿比朱见深大17岁,用现在时髦的话,这是“姐弟恋”呀。17岁朱见深即位为帝时,万贞儿已经34岁了,那么是什么使一位少年天子,钟情于一位半老徐娘呢?

这还要从朱见深的身世说起。按说,朱见深生于帝王之家,自幼就应锦衣玉食、荣华富贵。但帝王之家也多皇权之争,血腥残酷。所以朱见深的命运还是多有磨难的。

朱见深明英宗朱祁镇长子,被立为太子。土木之变中,朱祁镇被瓦剌掳去,朱见深的叔父朱祁钰即帝位,将朱见深废为沂王。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朱祁镇因夺门之变而复辟,朱见深再被立为太子。

朱见深两岁时,就由时年19岁的宫女万贞儿照顾。在朱见深被废除太子位,甚至有性命之忧时,万贞儿不离不弃,一直对朱见深呵护有加。在这个过程中,朱见深的思想和情感都深受万贞儿的影响。这种患难之中产生的年龄差距较大的男女之情,形成了朱见深的“恋母情结”。再则,万贞儿从小侍奉朱见深长大,对其性格秉性十分了解,也知道如何迎合朱见深。

朱见深即位后,曾想册封万氏为后,但由于万氏出身低微,皇太后反对而作罢。但在万氏生下皇长子后,朱见深册封其为贵妃,位比皇后。

后来,万贵妃的皇子夭亡。她恐其它妃子生下皇子,威胁自己的专宠地位,而谋害众后妃。朱见深也知万贵妃欺凌众妃专横跋扈,但也多宽容忍让。一些朝臣,见万贵妃专宠势大,也纷纷贡奉财物,笼络万氏求取功名利禄,一时之间,奸臣当道,朝纲败坏。

1487年,万贵妃因病去世,时年58岁。同年八月,朱见深由于过于悲痛而驾崩,时年41岁。忽然感觉,他们的爱情要远远超越李隆基与杨玉环呢!你觉得呢?

权倾华夏(为什么说明朝的万贞儿的情况比较离奇呢)

2. 黄飞虎一家8人封神?

黄飞虎一家死后封神,李靖一家肉身成圣,他们谁家在仙界的权势大?

准确来说,黄飞虎一家不是八人死后封神,而是十二人。李靖一家四口都肉身成圣,那么黄家和李家相比,谁家的势力更大呢?

在封神大战之后,黄家一门有十二人封神。

黄飞虎,死后封为东岳天齐仁圣大帝,为五岳之首,仍加敕一道,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特敕封尔为东岳泰山大齐仁圣大帝之职,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

黄天化,死后封为三山正神炳灵公。三山有三种说法,一是指华夏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三条龙脉: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天山山脉;二是道教传说中的三座仙山:蓬莱(蓬壶)、方丈山(方壶)、瀛洲(瀛壶);三是今人所喜欢的三座旅游名山:黄山、庐山、雁荡山。

黄飞虎与黄天化是黄家两个最主要掌管势力的人,其他黄家封神的人存在感不强。

分别是西斗星官:黄天禄、龙环【黄家家将】。南斗星官:周纪【黄家家将】。北斗星官之一天罡星:黄天祥。

貌端星:黄飞虎妻子贾氏。河魁星:黄飞彪。天嗣星:黄飞豹。

地后星:黄妃。伏龙星:黄明【黄家家将】。豹尾星:吴谦【黄家家将】。

黄家封神这十二人当中,包含了他们的家将四人,他们对黄家肯定也是非常忠心的。

但是看李家,都是肉身成圣。

封神大战后,姜子牙封神完成,武王要分封列国,但李靖一家四口都不愿为官,只想回深山修炼。在他们修炼有成之后,都是肉身成圣。

肉身成圣的意思,是说他们既有完成的肉身,又有天庭的官职。

李靖后来为天庭的托塔天王。

其实在封神里,并没有过多描述李靖一家肉身成圣后的天庭官职,只是说了李靖,像是哪吒、金吒、木吒,并没有详细多说。

所以,当说到封神后的事情,小刘就要带上西游里的一起说了。

西游里的李靖,只是天庭的托塔天王,具体并没有什么实权,实际说起来,他和看守凌霄殿的四大天王,基本就是同级别的。

西游里的哪吒,只是在天庭居住,是李家三太子,也不是什么三坛海会大神。

直到孙悟空嫌弃弼马温官小,然后反下天庭并自称齐天大圣。这时玉帝开会,想要派人去降服孙悟空,也就在此时,李靖与哪吒主动请缨,要去降服孙悟空。

原文描述:班部中闪上托塔李天王与哪吒三太子,越班奏上道:“万岁,微臣不才,请旨降此妖怪。”玉帝大喜,即封托塔天王李靖为降魔大元帅,哪吒三太子为三坛海会大神,即刻兴师下界。

直到此时,李靖才成为了天庭的兵马大元帅,哪吒才成为了三坛海会大神。甚至小刘都怀疑李靖和哪吒主动请缨,正是为了得到天庭的兵权。

再看金吒,在灵山如来佛祖之处任职为前部护法,明代世德堂本《西游记》称君吒,此后再无过多介绍。木吒又称木叉,为南海观世音菩萨身边的徒弟,法名惠岸行者。

在西游记里,哪吒还有一个妹妹,叫李贞英。

看了黄家与李家的权势分配,在封神里,李家就没有什么权势。而在西游里,李靖和哪吒是刚刚得到天庭的兵马权势。

黄飞虎和黄天化,就像天庭独霸一方的封疆大吏,他们两个专管人间,而且黄飞虎还管着地府。

如果黄天化的三山正神炳灵公,这三山如果指的是有昆仑山,想想这能管昆仑山,这权势该有多大。封神里昆仑山上有阐教玉虚宫,西王母、度厄真人、陆压道人。

但是李家,如果没有孙悟空闹天宫,他们其实根本就没什么权势,不论是在封神里还是西游里,他们的权势都没有黄家的大。

黄飞虎在商朝是镇国武成王,到了西岐成为了开国武成王。这直接就是封王的地位。可是李靖只是陈塘关总兵,后来也只是西岐伐纣的大将,他根本没办法和黄飞虎的王位比。

金吒木吒哪吒是西岐伐纣的大将,黄天化、黄天禄、黄天祥也是伐纣的大将。

所以,这总结起来,李家的权势其实远远比不上黄家。

但是,李家虽然比不上黄家的权势,但是却比黄家的背景深的太多太多。

哪吒封神里的背景有元始天尊,西游里有如来佛祖。

木吒封神里有普贤真人、西游里有观音菩萨。

金吒封神里有文殊广法天尊、西游里有如来佛祖。

李靖,封神里有度厄真人、燃灯道人。他们二者都是李靖的老师。

更有传说,李靖是太上老君曾经一世化身李耳时的李家后人。

在仙界,可以说李家赢在背景,黄家赢在权势。

不过越是两个强大的家族,他们越不容易发生矛盾,往往都是强强联合。

一个权力大了,就想要背景。一个背景深的,又想要权力。

这就仿佛俗话说的,有钱才能有权,有权才能有钱。

小刘侃封神,请关注。

3. 孙氏祖籍是哪个国家?

韩国最近又有新的历史考古新结论,他们认为孙姓发源于韩国,不属于华夏血统,这是怎么回事呢?

近年韩国教授曾经研究孙氏族谱,研究中国姓氏历史文化,认为孙氏家族生活带有极为明显的朝鲜色彩,不属于传统的中原本土文化,该教授认姓孙的都具有韩国血统。

韩国成均馆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朴芬庆经过对孙氏家族历史的仔细研究发现,表示大概在千年前,生活在高丽最南端也就是济州岛附近的古朝鲜人,曾经组成军队为西周王朝作战,其中一部分人由于战功卓越,被周文王分封于孙,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宜阳县境内。其首领为孙国开国的孙伯。

韩国专家表示根据《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载:“孙氏,周文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孙,子孙因以为氏。”《翠亨孙氏家谱》二修一卷载:“吾姓系出周孙伯之后,世为周卿,因国为氏。”

由此该教授认为孙氏起源于韩国。

但是熟悉中国历史都知道,在三千年前的商末周初,周武王灭商之后,纣王自焚,而商朝遗臣箕子向北迁徙,跑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个国家史称“箕子朝鲜”,箕子从中原带去了礼仪,带去了制度,也带去了文化,在《论语·微子》就有这样的记载“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而箕子最后还被被周武王分封于朝鲜,并且接受了侯爵的爵位,按道理说,箕子朝鲜是周朝的诸侯国,应属于中国的文化圈。

公元前三世纪,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我国历史纪传体史书《史记》也记载了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叔父箕子,在武王伐纣之后东渡朝鲜,被那里的人推选为国君,并且得到了周朝的承认。这样说来,朝鲜半岛的文化都是中原先民带过去的,韩国如此枝叶不分,不知为哪般。

4. 为什么商鞅明明对自己的未来有所预见?

法者变法,不善其身

应该说法者都对于自己的未来有所预见,法家思想最大的受益者是国家,是君主,最大的受害者其实是自己,尽管好像权倾一世,但是最后自身必然不得善终,商鞅做为法家法制派代表,他自己是清楚这一点的。

一时之效,万世之功

但是我们每个人的思想境界不同,人生追求各异,这就决定了追求不同。商鞅追求的是变法强秦,让秦法成为秦国的万世之法,人虽灭,法犹存,为法家法制派正名。法家势治派、术治派均只能收一时之效,只有法家法制派才能成万世之功。

法者已逝,法理长存

对于个人的生死,商鞅在成为一个法者的时候就已经不放在心上了,但是秦法未成,他就不能死。秦惠文王继位,秦法已经成为国之根基不可撼动,为了完成变法的最后一步棋,达到彻底铲除老氏族和反对势力的目的,商鞅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但是他也知道秦法成为秦国万世之法的时刻也来临了,毅然赴死,法者虽逝,法理长存!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5. 历史上有哪些有名的公主?

我是卓荦先生,读书中趣事,品百味人生。

事实上公主并不等同于皇帝的女儿,这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对皇女、王女、宗女的称号。普遍来说未出嫁或早夭的皇女也不会授予公主称号,反之也有宗室女子被封的例子。

纵观历史,获封公主称号的女子数不胜数,又哪几个是格外出名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为大家介绍几位常出现在影视剧中的公主吧。

一.汉朝 馆陶公主

刘嫖,汉朝第一位长公主,窦太后的女儿,同时也是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唯一的长公主,她的一生尽享荣华富贵,同时也做了许多令人不齿的事情,例如逾越礼制私养男宠,利用父母长兄的宠爱敛财无度。

刘嫖,汉朝第一位长公主,窦太后的女儿,同时也是西汉文帝、景帝时期唯一的长公主,她的一生尽享荣华富贵,同时也做了许多令人不齿的事情,例如逾越礼制私养男宠,利用父母长兄的宠爱敛财无度等。

馆陶公主在政治上工于心计,将女儿陈阿娇作为政治筹码许配给了刘彻,并与汉景帝宠妃王夫人联手,促使栗太子刘荣被废,而刘陈两脉的联姻也正是“金屋藏娇”这个故事的由来。

二.南北朝 南朝宋山阴公主

山阴公主刘楚玉,在刘宋王朝有皇室第一美人之称,因淫乱无度而出名,她曾向自己的弟弟宋前废帝刘子业诉苦:“我与陛下,虽是男女有别,但都是先帝的骨肉。陛下后宫美女数以万计,而我只有驸马一人。事情不公平,怎么到了如此地步呢”。刘子业遂赐面首三十人以供其享乐。”

公元465年,山阴公主的叔父宋明帝刘彧起兵谋反,刘楚玉也被赐死家中。

三、平阳公主

唐高祖李渊三女,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帅千军、征战沙场的公主,同时她创建的第一支娘子军也为唐朝霸业的开启立下了汗马功劳,实乃巾帼英雄。

隋朝末年,百姓民不聊生,各地纷纷揭竿而起,官拜太原留守的李渊也在部下、儿子的游说之下加入其中,就在他招兵买马之际,身处长安城的平阳公主变卖家产组建了一支几万人的军队,支援父亲,面对朝廷的围追堵截更是亲自上阵厮杀。

太宗继位后,本可以功成身退的平阳公主还是选择继续领兵作战,最终战死沙场,唐太宗下令以军礼埋葬平阳公主,她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安葬的公主。

四、高阳公主

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女,高阳公主最出格的事大概就是爱上了一个和尚,每逢谈起高阳她和辩机的爱情就不得不令人咂舌,比起两看相厌的驸马,也许辩机真的是落在高阳心头的那点朱砂痣吧。

但终究这段禁忌的爱恋还是消亡在了皇家的威严之下,辩机被处腰斩之刑,高阳与李世民的父女之情亦同被斩断。

五、文成公主

贞观年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求娶公主,唐太宗李世民将一宗室女册封为公主下嫁,封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进藏后始终致力于维护唐蕃关系,她将中原地区的药材使用、农桑之术、史书佛经等纷纷传授给了藏民百姓,因此她也深受百姓的敬重与爱戴。这次联姻不仅仅推动了吐蕃地区的社会发展,还长久地维持了边境区域的和谐,可谓是功绩颇丰。

六、太平公主

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是差点就成为第二个武则天的人,她是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小女儿,在武则天继位后,李家政权的拥趸张柬之发动政变,彼时的太平公主因诛杀有功受封“镇国太平公主”。

“德不配位”是对太平公主最妥帖的描述,尽管她确实才思敏捷,但阴狠毒辣的手段注定她不想母亲一样成为一代女皇。

七、固伦和孝公主

史书记载乾隆帝喜怒无常,官宦稍有差池便辄施鞭棰,此时唯和孝公主可解,足以见得她有多受乾隆帝喜爱。

清朝时期通常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儿才可以被封为“固伦公主”,但和孝公主的母妃惇妃汪氏仅仅是普通嫔妃,乾隆却破例封她为固伦和孝公主。乾隆五十四年,和孝公主以极高的礼遇下嫁和珅之子丰绅殷德。

可惜在乾隆病逝、和珅伏法后丈夫丰绅殷德也在蛮荒之地身亡。接连的打击下和孝公主精神极度脆弱,最终于道光三年逝世,她的一生享受了三位皇帝(乾隆、嘉庆、道光)的无尽宠爱,也史无前例了。

看完我的介绍,你还能想到哪些著名的公主呢?欢迎留言讨论。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文by卓荦先生

6. 历史上有哪些无冕女皇?

在正统王朝之中,女性敢公然称帝的,只有武则天一人。要说堪称无冕之王的女性,那倒是有不少。

比如说西汉的吕雉,东汉的邓绥,宋朝的刘娥,以及清朝的慈禧。每一个都是手握大权,却没有跨过那一步成为皇帝。

除此之外,非正统王朝的还有:秦国的宣太后、赵国的赵威后、东晋的褚太后、辽国的萧太后、北魏的灵太后等等。

由此可见,女性执掌朝政的情况,在封建王朝时代,其实还真不是一件稀罕事儿。真正能登基称帝的,只有武则天一个人罢了。

吕雉是太史公司马迁单独列本纪的女人。

我们读《史记》,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在本纪一栏里,该上去的没上去,不该上去的反倒是上去了。

汉惠帝刘盈,那是汉朝正儿八经的皇帝,可是司马迁并没有给他列本纪。反倒是太后吕雉,却能够在本纪之中。

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史记》

由此可见,在司马迁的眼中,汉惠帝刘盈不算皇帝。因为他执政期间,全部都是他老妈吕雉在执掌朝政。反倒是大权在握的吕雉,虽然没有皇帝的名头,却依旧可以算是个皇帝。

吕雉是刘邦的原配媳妇儿,早年跟着刘邦吃了不少苦。后来刘邦去世以后,将皇位传给了他们的儿子刘盈。

可是刘盈这个人生性懦弱,所以朝中大权,全部都给吕雉所掌控。甚至连刘盈的婚姻大事,也全都由吕雉一手操办,他完全没有自主能力。

吕雉掌权期间,对国家的治理还是有点手段的:

在政治上,吕后能够延续无为而治的做法,给了老百姓充足的时间安居乐业。同时免除了部分百姓徭役,以此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税收方面也给足了支持,减免了不少税收。在经济上,吕后提出了八铢钱、五分钱等概念,有利于货币价值的稳定。为了提高全国商人们经商的积极性,吕后解除了过去对商人们的歧视。在外交上,吕后继续和匈奴实行和亲制度,避免了汉匈之间的战火。甚至在冒顿单于写信轻薄吕后时,吕后也安耐住了怒火,继续让宗室的女儿嫁到匈奴去,冒顿单于自知理亏,从而向吕后道歉,并且献上了宝马。

可以说吕后在治国方面的能力,那是比较强悍的。她当政期间,谁都很服气她。所以汉朝的大臣们等到吕后死了,这才收拾了吕家。

邓绥佐汉16年,可谓是呕心沥血。

邓绥这个人很多人不是很熟悉,因为她是东汉的太后,东汉除了开国之君光武帝刘秀,和亡国之君汉献帝刘协以外,似乎没什么出名的皇帝了。

邓太后是汉和帝刘肇的皇后,22岁被册封为皇后,在她25岁的时候,年仅27岁的汉和帝就一命呜呼了。此后25岁的邓太后便开始临朝听政。

先功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孙,故能束修,不触罗网。诚令儿曹上述祖考休烈,下念诏书本意,则足矣。其勉之哉!康以太后久临朝政,心怀畏惧,托病不朝。太后使内人问之。时宫婢出入,多能有所毁誉,其耆宿者皆称中大人,所使者乃康家先婢,亦自通中大人。康闻,诟之曰:“汝我家出,尔敢尔鸦!”婢怒,还说康诈疾而言不逊。太后遂免康官,遣归国,绝属籍。---《后汉书》

邓太后出身高贵,她父亲是大司马邓禹。由于汉和帝英年早逝,邓太后也没能给他生个儿子,所以只能从其他孩子里选择继承人。

当时汉和帝有俩儿子,长子体弱多病,次子年幼,才过完一百天。为此邓太后便将小儿子立为了皇帝,也就是汉殇帝。汉殇帝早逝以后,邓太后又改立刘祜为帝,也就是汉安帝。

这期间一直都是邓太后垂帘听政,并且由她的哥哥邓骘帮忙一起治理朝政。在治理朝政上,邓绥也是功不可没。

第一,邓绥命人镇压西羌作乱。之前班超管理西域是井井有条,可是人家也要退休的,班超走了以后,新上任的任尚是个酷吏,对西域各族十分严厉,结果导致兵祸。西域差点就丢了,好在邓绥从容安排,打了足足11年仗,这才稳定住了西域。第二,邓绥在水旱十年的时间里,保住了东汉江山。她的运气是真不好,又是兵祸又是水旱之灾。因为灾祸,导致造反的太多,邓绥相继派人镇压,保住了东汉王朝。第三,邓绥以德服人,大赦天下。牢里面关押了不少犯人,其中有些罪行不痛不痒的,邓绥索性把他们放出来开垦荒田。第四,邓绥遣散了不少宫女。宫女入宫以后,如果得不到皇帝的宠爱,很可能就要在宫中终老一辈子了。邓绥深知她们的苦楚,所以就遣散了大量想要回家的宫女,只留一些必须要用到的宫女。

可以说,邓绥执政的16年里,东汉王朝并不太平,要么是西北战乱,要么是天灾人祸。她能够维持住江山的稳固,的确很不容易了。结果她却因为操劳过度,年仅41岁就病逝了。

慈禧太后执政48年,清朝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慈禧太后这个女人,实在是有着传奇的一生。她是咸丰皇帝的妃子,生下了同治皇帝,此后因为同治皇帝早逝,又改立光绪为皇帝。

她执政期间,虽然做了很多愚蠢的事情,比如一味地割让土地,一味地纵容列强瓜分中国。可是她也曾经想着发展国家的经济和技术,保住疆土的完整性。

乙亥,王大臣等以遗诏迎上於潜邸,谒大行皇帝几筵。丙子,上奉慈安皇太后居锺粹宫,慈禧皇太后居长春宫。从王大臣请,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皇太后训敕称懿旨,皇帝称谕旨。诏停三海工程。---《清史稿》

比如说镇压太平天国的运动,慈禧就是大力支持曾国藩的那个人。后来左宗棠收复新疆,也是慈禧拍板支持的事情。

李鸿章、张之洞等人搞各种洋务运动,慈禧也表示支持,她是看得到时代在进步的,只是她跟不上时代而已。

从1861年发动辛酉政变,诛杀了肃顺等顾命八大臣后,一直到1908年慈禧太后立溥仪为皇帝,紧跟着光绪皇帝去世。她一共执政了48年之久,接近半个世纪。

不管功过与否,她是中国近半个世纪的领袖人物,这是无法抹杀的事实。我们可以批判她,可以将她钉在耻辱柱上,很可惜的是,事实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总结:执政方面,女子未必不如男。

其实执政掌权,未必女子就比不上男子。我看吕后做的就是比刘盈要好,邓绥做的也比汉殇帝和汉安帝要强,当然了慈禧也比同治、光绪两位要有能力。

最著名的武则天,她因为能力太出众,居然在那个年代登基称帝。这的确是一件十分牛掰的事情,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不要以性别论英雄,看能力说话。

参考资料:

《史记》

《后汉书》

《清史稿》

7. 明朝的内阁制度非常先进吗?

把观点放在最前面:明朝的历代皇帝南征北战,各种作怪,还能维持二百七十六年的国运(1368年―1644年 ),全依赖此制度。内阁制度,是明朝开创并完善的,它使封建专制王朝的行政制度更加完善,对后世影响深远 。同样,一个更完善的行政制度,也会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为什么呢?

下图,为整理的一张明朝官制的分布图:

它看起来(实际也是)特别扁平,这也是现代很多企业推崇的扁平化管理,最大的特点就是:天下事,皇帝需要事事过问(管的事情多,代表权力就越大)。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直接原因便是:废除了宰相,后又创建了内阁制。

那么,内阁又是如何运作的呢?

全国的奏章,都由通政使司汇总,司礼监呈报皇帝过目,再交到内阁,内阁负责草拟处理意见,再由司礼监把意见呈报皇上批准,最后由六科校对下发六部。即:皇帝决策、内阁议事、六科校对、六部执行。本来都是由宰相干的活,现被拆分细化。内阁议事制,与现行的人民代表大会相似,不同的是人大具有一定的决定权,但本质上是相通的。

内阁的存在,提高了皇帝的底线。

在创建初期,内阁是皇帝的专职参谋(不带长),人数一人至七人不等,都是有学问的大儒。所以,这些人议出来的政策,大多都很靠谱。如果,不是小冰河时期,自然灾害频发,民生难以维持,明朝也不至于灭亡。但天灾人祸,避无可避,时也命也。

后期发展,首辅(参谋长)主事,话事权愈增。但因为没有决策权、执行权,议事权再大也难以威胁到皇权的安危。明朝没有一位皇帝被内阁辅臣所杀,也正是此因。

内阁制度的形成,是明朝总结历朝历代盛衰成败之因,根据国家发展需要的开创之举。

另:朱元璋的宗藩分封制,我认为有另一层意义:即使你反了,天下还是姓朱。

以下为:秦、汉、隋、唐、宋、元的国家行政制度(官制),可从中对比。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国家。是以皇帝为首、士大夫为辅的、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非常具有开创性,同时,也被后世历朝历代所承袭。

当然,也导致了之后几千年的皇权与相权冲突。

下图为秦朝的行政制度(官制),从中可以看出:君贤臣忠,则天下昌盛;君庸臣奸,则天下倾覆。相对于周制,如皇帝势弱,丞相专权,没有诸侯能够勤王,这也是郡县制在当时的弊端。所以,秦二世而亡。

汉朝(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东汉:25年—220年)

汉朝,在秦朝行政区划分上,增加了诸侯国(下图框选处),这是吸取了秦王朝灭亡的教训,同时,结合了周朝分封制,让政权更加地稳固。丞相专权时,诸侯可以勤王。

《汉书·百官公卿表》:“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绿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

汉武帝为了加强权利的平衡,设立了大司马为首的内朝,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相对。这种内外分治的制度,在随后的汉帝国中,使相权与皇权此消彼长。

同时,汉朝也在三公之上设立了上公,虽为荣誉职位,无实职实权,但也有制约相权的意思。(东汉略有不同:以太傅或太尉录尚书事,总领政务,为的是削弱三公权力,其实,换汤不换药,太傅就是事实上的丞相)

正是这几个改变,汉帝国比秦多了近400年的国运。虽然,中间被王莽的窃取了15年的权柄,但不影响,这一制度的伟大。

西汉与东汉的灭亡,起因皆是:皇帝势弱,诸侯势大,外戚、宦官干政。最根本上的原因也是皇帝势弱,这也是封建制、分封制的弊端。

隋朝(581年—619年)

为什么把隋朝列出来?我是想,每一个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能够记住,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需要莫大的智慧、决心、勇气的,而隋朝,它就是!

隋朝开创了科举人才选拔制度,这是区别之前任一朝代的官员选拔机制。新的选拔制度,代表会有不同阶层的可以当官,旧有阶层的权力得到削弱,同时,也缓和了皇帝与士大夫、皇帝与民、士大夫与民等之间的矛盾,更有利于皇权的长治久安。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且成效明显,在政治上,开创的三省六部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如若不是改革力度太大,且连年征战导致国力透支过度,它也不会如此命短。

唐朝(618年—907年)

唐朝的官制是在隋朝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的。当时的三省六部体制已经非常完备,各部门职责明确,相互配合又相互监督。

三省长官(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皆为宰相,宰相权力进一步削弱。

相较于隋朝,唐朝在地方设置了节度使:一是为了边防,二是为了能有勤王兵力。后因安史之乱,节度使缺乏监督且权力太大,割据成了藩镇,唐朝也是因此而亡。

唐朝的灭亡,也是验证了再好的行政制度,也是需要智慧执行的。同样,皇权在内部并没有得到完全的保障。

宋朝(960年—1279年)

宋袭唐制,又在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同时,削弱宰相的权利,使宰相权力三分(中书省、枢密使、三司使的事权重相近)。

宋也开创了,部门长官有名无实权的官场规制,即官称和实职的分离制度,真正握有最高行政权的是“宰执”,而不是宰相,宰执是由皇帝直接指派有贤能者任职。

同时,吸取前朝教训,重文治抑武官,以文官掌地方军务首长官(中央指派),虽一般都不到岗,但对地方军队实际掌权者有很大的节制作用,军粮、军官、军饷都要依仗文官。

政权、兵权、财权、司法权都集中于君王,也避免了前朝的武将、后宫、外戚、宦官的干政情况。

至此,皇权得到了保障。但也正是,官场的互相制约,导致军队战力不高,难御外辱,宋朝也是因此灭亡。

元朝(1271年—1368年)

元朝,为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在行政制度,创新性地在地方设置了行中书省制度。

元朝的行政制度是袭宋,只是,得其形而不得其意。社会上层结构混乱,权力倾轧,政变频繁,也是其未能实施政策的主要原因。因为,对于权贵阶层缺乏强有力的约束,同时,实行人种的地域等级制度;导致社会矛盾激化,民间起义频繁,让元朝政府无暇顾及民生发展,终导致国力衰微,走向灭亡。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作者”,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7780@88.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182)
重生最流风(顾恒生开局入赘李家的小说)
上一篇 2023年11月30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3年11月30日

相关推荐

  • 君临三千世界(戚夫人绝世美女)

    吕雉:美女的确是没罪,跟我抢丈夫害我受冷落也就算了,但是你最后主意竟然都打到我孩子头上来了,根本是要我们娘儿俩的命,这绝对不能容忍。...

    2023年11月28日
  • 官路女人香未删减版下载(白居易晚年成了一个好色的老头)

    你好朋友,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想起去年去呼伦贝尔大草原十天游我就侃侃而谈。去呼伦贝尔大草原旅游沿途的风景很美好。2017年7月份我和朋友一起自驾游坐标天津去游玩了呼伦贝尔大草原.我们一行人从天津出发,赤峰通辽霍林郭勒阿尔山呼伦贝尔大草原额尔...

    2023年11月29日
  • 异世邪君(异世邪君是修仙还是啥)

    小说《异世邪君》玄气修炼等级分为一品到九品,九品之上为银玄、金玄、玉玄、地玄、天玄、神玄(共分12品,神玄单指1~4品)、至尊(神玄5~8品)、至尊之上(神玄9~12品)、尊者(分四级,每级又细分为初级、中级、巅峰)、圣者(分四级)、圣皇(分...

    2023年11月29日
  • 枕边欢情全文阅读(你觉得最孤独的一首诗是什么)

    这首诗大致意思是: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我准备从这四句话来阐述每一句话的孤独感。...

    2023年11月29日
  • 岳风柳萱免费阅读小说(岳风柳萱小说的结局)

    岳风柳萱在仙界爆发神战之后前往天阔神域驻守,随后在天阔神域岳风柳萱与韩氏家族的韩倩神大战一场,最终岳风柳萱不敌韩倩神被一刀斩杀。...

    2023年11月29日
返回顶部